
在发展服务中心有这样一位基层党员干部,他扎根餐饮服务一线多年,始终将“服务+创效”作为自己的工作信条。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,却用一餐热饭、一句问候温暖人心,始终奋战在服务民生、开拓市场的最前线。他就是发展服务中心党总支委员、副主任、工会主席王继峰。

最近,某大学饮食服务中心职工在该校学生毕业典礼上的发言火爆出圈,她用真心的服务、真挚的情感、真实的叮嘱感动了现场数千名学子,其工作的档口被誉为“揣着小太阳的地方”。王继峰的工作性质与她相似,都是盯靠在餐饮服务工作第一线。餐饮工作最辛苦的地方就是没有时间点、不分上下班。作为一名党员和团队负责人,王继峰也和无数餐饮人一样,把干好事业作为追求、把真诚服务作为目标、把以企为家作为职责,团结和带领餐饮团队无怨无悔、风雨兼程。厨房中、送餐路上是他们冲锋的阵地,一日三餐、寒来暑往,他们马不停蹄。周末和节假日是大家休息的时间,但却是他们最忙碌的时刻。为了让职工群众吃上美味的早餐,他们凌晨赶来上班;为了订餐家庭幸福的聚餐,他们工作到深夜,早来晚走已成为家常便饭,365天几乎没有休息,客人的满意就是给他们最大的鼓励。
集团公司赋予发展服务中心的定位是“服务+创效”,服务是基础,创效是本领。面对经济不景气、同业“内卷”严重的形势,他和团队弘扬共产党员“打硬仗、攻山头、啃骨头”的拼劲和闯劲,他们从一辆便民餐车起步,先后承接了四家单位的食堂、物业项目,认真践行“推着小车闯市场、铺开摊子搞创收”的创业精神,以擦亮品牌、树立形象的干劲和韧劲在市场中摸爬滚打、增收创效。食堂物业项目需要持续规范的管理才能稳定运营,有的食堂项目接管初期整体面貌较差,设施设备陈旧,安全隐患较大。他带领骨干人员迅速行动,昼夜清理,在不影响正常就餐前提下,三天达到就餐标准,七天更新完设备,达到安全环保要求,十天证照办理完毕,展现了肥矿餐饮党员干部拼搏实干的担当作为。
王继峰和团队始终铭记成立发展服务中心的初心使命,坚持用优质服务惠民生、聚民心。肥矿餐饮服务的对象大多是矿区的职工家属,他们始终带着感情与责任,坚持服务大局,保障民生,不计较利益得失,科学制定营养食谱,精心烹饪每一餐,确保每一位来到肥矿餐饮的客人吃得饱、吃得好、吃得健康,换来了矿区职工家属的信任和赞誉。
近年来,集团公司依托鲁西储配煤基地,大力发展大宗物流业务,园区客户迅速增加,石料、粮食、工业盐等大宗商品业务量节节攀升,如何为园区职工和来往客商解决“一杯水、一餐饭”的生活需求成了难题。2024年,他带领团队在泰惠园区创建了“泰惠驿站”,安装了24小时智能售货机,为户外劳动者提供饮水、休息、医药、避雨等服务,维护了职工劳动健康,同时为客户和司机师傅们提供全方位生活便利。
作者:付长喜